QX∕T 573—2020 气候公报编写规范(气象)

ID

1588A25FDCB0464F989CBAA705D8B4C0

文件大小(MB)

0.59

页数:

2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27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7. 060,A 47,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573—2020,气候公报编写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ompiling climate bulletin,2020-07-31 发布2020-12-01 施,中国气象局 发布,QX/T 573-2020,目 次,刖言.山, 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要求 3,5 编写内容要求 ..3,6 统计和评价方法.. 4,7 其他要求 5,附录A(规范性附录)部分统计值计算方法 7,附录B(规范性附录)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统计值评价等级. 9,附录C(规范性附录)常用气候要素、统计值单位.. 12,参考文献.. 13,I,QX/T 573-2020,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0)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候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峪、曾红玲、赵琳、高荣、王遵娅,皿,QX/T 573-2020,气候公报编写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候公报编写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统计和评价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气候公报的编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201热带气旋等级,GB/T 20480沙尘天气等级,GB/T 20481气象干旱等级,GB/T 20484冷空气等级,GB/T 21983暖冬等级,GB/T 21987寒潮等级,GB/T 24438. 1自然灾害灾情统计 第1部分:基本指标,GB/T 28591风力等级,GB/T 28592降水量等级,GB/T 29457高温热浪等级,GB/T 33666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GB/T 33669极端降水监测指标,GB/T 33670气候年景评估方法,GB/T 33671梅雨监测指标,GB/T 33675冷冬等级,GB/T 33680暴雨灾害等级,GB/T 34293极端低温和降温监测指标,GB/T 34306干旱灾害等级,GB/T 34412-2017地面标准气候值统计方法,GB/T 35562气温评价等级,GB/T 36109中国气象产品地理分区,QX/T 144东亚冬季风指数,QX/T 152气候季节划分,QX/T 170台风灾害影响评估技术规范,QX/T 228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QX/T 280极端高温监测指标,QX/T 304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监测指标,QX/T 341降雨过程强度等级,QX/T 371阻塞高压监测指标,1,QX/T 573-2020,QX/T 395中国雨季监测指标华南汛期,QX/T 396中国雨季监测指标西南雨季,QX/T 495中国雨季监测指标华北雨季,QX/T 496中国雨季监测指标华西秋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气候公报 climate bulletin,评述某地过去一段时间气候状况及其影响的总结性报告,3. 2,年 year,公历年的1月―12月,3. 3,季节 season,以日历或温度界限值划分的时段。日历划分的季节,冬季为上年12月至当年2月、春季为3月ー5,月、夏季为6月ー8月、秋季为9月―11月;温度界限值划分的季节即气候季节,其划分见QX/T 152的,规定,3. 4,统计值 statittic,通过数学统计得到的气候要素值,如累计值、平均值、极值等,3. 5,极值 extremum,观测值在其所有历史记录中或统计值在其历史序列中的最大或最小值,3. 6,气候平均值 climatological normal,常年值,最近连续3个整年代的气象要素平均值,注: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相关规定,每年代更新一次,即2011年—2020年期间,采用1981年—2010年的平,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依此类推,3. 7,多年平均值 multiyear values,气象要素观测值或统计值连续5年(包括)以上的平均值,3. 8,同期 corresponding period,历史上与评述时段相同的时期,3. 9,区域 region,某ー地理范围,如行政区、流域等地理分区或给定的任意范围,也包括全国范围,3. 10,区域平均 regional average,给定区域内某一要素的空间平均,2,QX/T 573-2020,3. 11,时段平均 period average,给定时间长度内某一要素累计值除以该时段的时间单位数,4基本要求,4. 1气候公报编写应遵循科学准确、客观定量和通俗易懂的原则,4. 2气候公报应对区域内评价时段的气候状况及其影响进行全面总结和评述,4.3 气候公报正文宜由基本气候概况、气候系统监测、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气候影响评估等,部分组成,4.4 全国年气候公报应具有4.3的完整结构,年以下时段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下区域的气候公,报可作适当调整,4.5 气候公报正文除4.3的内容外,也可增加与气候相关并有必要编写的其他内容,4.6 气候公报编排应由封面、目录、摘要、正文及封底构成,5编写内容要求,5. 1基本气候概况,5. 1. 1主要气候要素统计项目,主要气候要素统计项目包括:,a)给定统计时段和区域范围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给定界限值的累计值或日数,极值,和极端事件等;,b)给定统计时段和区域范围的降水量,给定界……

……